基本信息
拉丁名 SorolepidiumglacialeChrist
中文名 玉龙蕨
拉丁科名 Dryopteridaceae
中文科名 鳞毛蕨科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升。叶柄和叶轴表面都布满覆瓦状鳞片。鳞片棕色,老时苍白色,边缘具细锯齿状睫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具短柄,一回羽状或二回羽裂。孢子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无盖。
主要生长在高山冻荒漠带,常见于冰川边缘或雪线附近,在碎石和隙间零星散生。暖季(7~8月)地表解冻后可短期迅速生长。
为中国特产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分布 四川(木里、稻城)、云南(丽江、中甸)、西藏(波密)
现状
稀有种。玉龙蕨属为我国特有。产西藏、云南及四川三省区毗邻的高山上,常生于冰川边缘及雪线附近,零星分布。
海拔下限(米) 4000
海拔上限(米) 450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一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和叶轴密被覆瓦状鳞片;鳞片大,卵状披针形,棕色或老时苍白色,边缘具细锯齿状睫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具短柄,一回羽状或二回羽裂;羽片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钝头,基部圆截形,几无柄,边缘常向下反卷,两面密被小鳞片,鳞片披针形,长渐尖头,边缘具细齿状长睫毛。孢子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排成一行;无盖。地理分布:分布于西藏东北波密,云南西北部丽江,中甸及四川西南部木里、稻城,海拔4000-4500米的高山地带。
特性
本种主要分布在高山冻荒漠带,由于强烈的寒冻和物理风化作用,地形多为裸岩,峭壁和碎石构成流石滩,即高山冰川下延的地段。高山热量不足,辐射强烈,风力强劲,昼夜温差大,气候严寒恶劣。流石滩常处在冰雪覆盖和冰冻状态,仅有短暂的暖季(7--8月),当地表解冻消融后,在碎石和隙间零星散生的玉龙蕨才茁壮成长。
保护
保护价值本种特产于我国西南部分高山的雪线附近,为稀有植物,是研究蕨类植物的形态和功能统一性的良好材料。
保护措施建议登山科考人员不要大量采集。
栽培要点限于该种的特殊生态条件,难以室内人工栽培。迁移保存时,可试行向长白山等保护区高山地带移植试种。
© 2010-2030 m.huaniaowang.com
QQ:3815864 service@ants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