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生鸟 > 雀形目

红耳鹎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0-8-5

红耳鹎

中文学名:红耳鹎bēi

拉丁学名:Pycnonotus jocosus

英文名称:Red-whiskered Bulbul

俗称别称:红颊鹎、高髻冠、高鸡冠、高冠鸟、黑头公

种属:鸟纲>今鸟亚纲>雀形目>鸣禽亚目>鹎科>鹎属>红耳鹎种>9个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红耳鹎

(摄影:murenli)

描述

中等体型(20厘米)的鹎。黑色的羽冠长窄而前倾,特征为黑白色的头部图纹上具红色耳斑。上体余部偏褐色,下体皮黄,臀红,尾端具白色缘。亚种monticola具完整的黑色胸带。亚成鸟无红色耳斑,臀粉红。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

响亮不断的叽叽喳喳叫声,两或三音节短而甜的哨音鸣声wit-t-waet;也作悦耳的prroop声。

红耳鹎

(摄影:玉合子)

分布范围

印度、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引种至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

分布状况

甚常见于林园、公园、次生林及灌丛。指名亚种见于中国南方;monticola 于西藏东南部至云南南部;有争议的亚种hainanensis于广东南部及硇洲岛。

红耳鹎

(摄影:认真老鼠)

生活习性

红耳鹎为留鸟。性活泼,常呈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布匹-布匹-布匹”或“威-踢-哇”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栖息环境

红耳鹎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也见于林缘、路旁、溪边和农田地边等开阔地带的灌丛与稀树草坡地带,有时甚至到庭院和村寨附近的竹林、树上或灌丛中。

红耳鹎

(摄影:认真老鼠)

繁殖方式

红耳鹎的繁殖期为4-8月,期间甚为活跃,常站在树梢高声鸣叫,或雌雄鸟在树冠与花丛间相互追逐、飞舞和嬉戏。通常营巢于灌丛、竹丛和果树等低矮树上,巢多置于灌木或竹丛枝权间,也见在香蕉林和香蕉叶柄处营巢。巢由细的枯枝、枯草、树叶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枯草茎、草根、兽毛、鸟羽等柔软材料。巢呈杯状,大小直径为7-8cm,高7-15cm,深4-6cm,距地高0.8-2m。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粉红色,满布暗红色和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较著,常在钝端密集形成一道暗紫红色环带。卵的大小为20-24mm×15-18mm。孵化期12-14天。

种群现状

红耳鹎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红耳鹎

(摄影:落日熔金)

红耳鹎在中国曾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特别是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善于鸣叫,食性杂,易于饲养,可作笼养鸟而常遭捕猎,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成百只的大群已很难见到,应注意保护、控制猎捕。

保护级别

红耳鹎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耳鹎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摄影:wpszkx)

实用网站
中国华农网
中农网
数字乡村
人民三农网
农业政务网
中国农业银行
松际农网
安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三农信息化管理委员会
家庭农场网
中国磷复肥网
农业对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赤峰市农牧局
农业宣传网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
宁夏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相关内容
双辫八色鸫
蓝枕八色鸫
蓝背八色鸫
栗头八色鸫
蓝八色鸫
绿胸八色鸫
仙八色鸫
蓝翅八色鸫
银胸丝冠鸟
长尾阔嘴鸟
雀形目2010-01-01
和平鸟

© 2010-2030 m.huaniaowang.com

QQ:3815864 service@ants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