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鳾 White-tailed Nuthatch (学名:Sitta himalayensis)
属种:雀形目(Passeriformes) > 鳾科(Sittidae) > 鳾属(Sitta leucopsis) > 白尾鳾种(Sitta himalayensis)
概述:白尾鳾是小型鸣禽,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上体灰蓝;下体浅棕黄;头、颈两侧有一道黑纹;中央尾羽基部白色。常在树干、树枝、岩石上等地方觅食昆虫、种子等。在洞中筑巢,冬季有储存食物习性。是唯一能头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树的鸟类。栖息于松树林,落羽杉和其他针叶树。主要食物是昆虫和松树种子。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越南。
描述:体小(12厘米)的灰色及黄褐色鳾。特征为中央尾羽基部白色,尾下覆羽全棕色。似普通鳾、栗臀鳾及栗腹鳾的某些亚种,后两者的外侧尾羽也具白色次端斑。若白色尾基不显,特征则为尾下覆羽全棕色而无扇贝形斑纹。
虹膜-褐色;嘴-近黑,下颚基部色浅;脚-绿褐色。
叫声:尖厉的单或双chak音,快速的嘟声chip-chip-chip-chip…,每秒约10个音节。鸣声为一种哨音渐强的慢板和快板变调。
栖息环境:栖息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间,栖息地海拔1500~3000米,为中、高山常见种。
分布范围:分布于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越南;中国西藏(吉隆,聂拉木,昌都地区西南部),云南(高黎贡山中段片马,泸水以南地区,营盘,景东)。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罕见于西藏南部及云南极西部的森林。
生活习性:本属的典型特性。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多呈家族群有时亦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和觅食。多在乔木上部或树冠层及高的侧枝上,能沿树干上下跳跃,啄食树干和树皮缝隙中的昆虫,习性和其他相同。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蝽蟓、飞虱和其他鞘翅目、膜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以及虫卵等,偶尔吃植物浆果。
繁殖方式:
繁殖期4月至5月,早在3月末即已开始营巢产卵,巢多筑于阔叶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作巢,有时也将一些裂隙扩大成适合的巢洞。洞入口常州用泥土涂抹的很圆很小,洞内垫有细草、苔藓或羽毛。每窝产4-6枚卵,卵白色、被有红色斑点。
亚种分化:白尾鳾(2亚种)
1.白尾鳾缅越亚种(Sitta himalayensis australis)
2.白尾鳾指名亚种(Sitta himalayensis himalayensis)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 2010-2030 m.huaniaowang.com
QQ:3815864 service@ants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