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生鸟 > 雀形目

白头鹀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0-8-10

白头鹀

白头鹀:Pine Bunting

种属:燕雀科 > 鹀属 Fringillidae > Emberiza leucocephalos

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

俗名:白冠雀

白头鹀

(摄影:阿加西)

描述

体大(17厘米)的鹀(wú)。具独特的头部图纹和小型羽冠。雄鸟具白色的顶冠纹和紧贴其两侧的黑色侧冠纹,耳羽中间白而环边缘黑色,头余部及喉栗色而与白色的胸带成对比。雌鸟色淡而不显眼,甚似黄鹀的雌鸟。区别在嘴具双色,体色较淡且略沾粉色而非黄色,髭下纹较白。亚种fronto额及侧冠纹多黑色,且栗色图纹深沉。

虹膜-深褐;嘴-灰蓝,上嘴中线褐色;脚-粉褐。

叫声:由树上或矮丛上鸣唱,甚似黄鹀的 ze-ze-ze-ze-ze-ze ziiii。叫声也似黄鹀。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的泰加林至中国西北及中北部。

白头鹀

(摄影:飞翔蓝天)

分布状况

亚种leucocephala繁殖于中国西北部天山、阿尔泰山和中国东北(呼伦池),冬季南迁至新疆西部、黑龙江、内蒙古东南部、河北、河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迷鸟至江苏及香港。另一亚种fronto也为留鸟,见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及邻近的甘肃。

习性

喜林缘、林间空地和火烧过或砍伐过的针叶林或混交林。越冬在农耕地、荒地及果园。

青海亚种在中国为留鸟。指名亚种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天山、博格达山为夏候鸟,中国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在中国吉林长白山麓地区每年春季迁徙从3月末开始,4月中旬结束,大量迁徙出现在4月初。秋季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迁经长白山。

白头鹀

(摄影:自由天空)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多成数10只的小群,多者达30余只。活动在有稀疏林木的田间、地头和林缘灌丛与草丛中。在中国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上旬迁来,4月中旬迁出,栖息于低山至亚高山草甸带。鸣声似其他鹀类,为“chi chi”声。且多在起飞和隐伏时鸣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鸣啭最盛,多在树上及电线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其中有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也吃些蜘蛛等 。据在中国山西对冬季食物的统计,植物性食物约占97.6%,动物性食物仅占2.4%。

:与黄鹀关系甚密,混交型常出现于西伯利亚西部。(摄影:xjcan2)

实用网站
济南天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聚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中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圣亚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正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崇杰颐辰环保有限公司
山东省鲁环生态环境检测评估中心
东营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日照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通辽市乡村振兴局
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苏州市环保产业协会
厦门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
鸭子网
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内容
双辫八色鸫
蓝枕八色鸫
蓝背八色鸫
栗头八色鸫
蓝八色鸫
绿胸八色鸫
仙八色鸫
蓝翅八色鸫
银胸丝冠鸟
长尾阔嘴鸟
雀形目2010-01-01
和平鸟

© 2010-2030 m.huaniaowang.com

QQ:3815864 service@ants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