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锈病是各种海棠的常见病害,危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梨、木瓜等观赏植物。在我国各个省市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海棠叶片上病斑密布,致使叶片枯黄早落。该病同时还会危害桧柏、侧柏、龙柏、铺地柏等观赏树木,引起针叶及小枝枯死,影响园林景观。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针叶树寄主体内越冬,可存活多年。次年3-4月份冬孢子成熟,菌瘿吸水涨大,开裂,冬孢子形成的物候期是柳树发芽、山桃开花的时候。当时旬平均温度为8.2-8.3℃以上,日平均温度为10.6-11.6℃以上,当又有适宜的降雨量时,冬孢子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冬孢子萌发5-6小时后即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据报道,在四川贴梗海棠上该病的潜育期为12-18天,垂丝海棠上则为14天。在贴梗海棠上,3月下旬産性孢子器和性孢子,4月上旬产生锈孢子器,下旬产生锈孢子。在北京地区,4月下旬贴梗海棠上产生桔黄色病斑,5月上旬出现性孢子器,5月下旬产生锈孢子器。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性孢子由风雨和昆虫传播,2-3周后锈孢子器出现,8-9月份锈孢子成熟,由风传播到桧柏等针叶树上,因该锈菌没有夏孢子,故生长季节没有再侵染。该菌除了侵染桧柏外,还侵染圆柏、龙柏、沙地柏、刺柏、铅笔柏、柱柏、翠柏等针叶树种。寄主种类虽然多,但各阶段所表现的症状基本相同。该病的发生、流行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春季多雨而气温低,或早春干旱少雨发病则轻;春季多雨,气温偏高则发病重。如北京地区,病害发生的迟早、轻重取决于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的降雨量和次数。该病的发生与寄主物候期的关系:若担孢子飞散高峰期与寄主大量展叶期相吻合,病害发生则重。
© 2010-2030 m.huaniaowang.com
QQ:3815864 service@antso.cn